“这就是我侄儿,在京城念大学,可了不得!”
“哟,那可真不错!”
孙叔和很多人一样,对学生,特别是大学生总有一种羡慕的感觉。他看上去就比老叔圆滑,混迹多年了,热情的聊了几句,又张罗吃饭。
姚远婉拒,但想了想,道:“您有名片么,给我一张。”
“哦,有有!”
孙叔递过一张名片,姚远一瞧:飞跃文化演出经纪公司,有个私人电话,地址写着通州。
“公司在通州?”
“不是,我们装台组在那边,但我们平时到处跑,就当个落脚点。”
“行,我给您写个电话,这是我的号,有事咱联系。”
“好好,那回见。”
孙叔还挺诧异,怎么这小子跟长辈似的?
告别了二人,姚远乘地铁,转公交,长途跋涉回到了学校。
这所大学放在东北还是挺唬人的,放在京城只能说还算入眼,他学的中文系,大四基本就没啥课了,学校跟报社、杂志、出版社、电视台等单位都有合作,每年有实习名额。
如果可以,他真不想浪费时间再去走一遍,但怕影响毕业。
上辈子在《京城青年报》实习快半年,毕业后又待了一段,为的就是一个大饼:转正。
他业务能力强,工作认真,但那会年轻气盛,不懂世故,加上关系也不硬,最终没能留下。离开之后去了京城的一家小报,后来又回到沈城,最后又在南方买房,一干20年。
姚远回学校点个卯,跟负责安排实习的老师沟通了一下,这会正收拾自己的大挎包。
纸笔、水杯、零食、小剪子、水果刀、创可贴、套套……以及最重要的东西,从家里拿来的一部相机。
装好之后,躺在宿舍床上,几个舍友都不在,大四各有各的忙,关系也就那样吧,不好不坏。
“《京城青年报》……”
姚远念叨着这个名字,宛如没有感情的薅羊毛机器,只想着怎么能薅点羊毛下来。
第7章摸鱼
朝阳以前是个农业区,京城的菜篮子。
建国之后建了好多工厂,又变成了工业区,当时还叫东郊,被称作东郊工业区。
改革开放后,首都城市边界扩张,重新规划,开始在朝阳建设一些盆景式的建筑,比如国贸,比如燕莎。
此后的朝阳经过不断发展,终于在2001年发展成了城乡结合部,有高楼,有工厂,有农村平房,中央商务区正破土动工,千奇百怪。
在朝阳东三环有一个地界,叫白家庄,白家庄有一条路叫姚家园路。
没错,姚家园。
从姚家园路往南,能进入一片写字楼和住宅楼混杂的区域,住宅楼20年后均价7万8。
早上八点整,姚远站在《京城青年报》29层大楼的下面。
他站了好一会,才迈步走进大门,入眼红彤彤一面墙,红彤彤一个前台,墙上贴着白字:京城青年报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染婚 以诅咒之名 吾之兄长,苗疆大巫 宗师巨星 渣了四个前任后我死遁失败了 柔弱医修与正道仙君要和离 极客升仙 七零山野日常 世子先别死,夫人有喜了沈桑宁裴如衍 致云雀 拒绝我表白后直男竹马后悔了 古代上位攻略 师兄他有夫君人设 顶级宠爱 正道灾星和她的三好魔尊 他们都说我的审美有毒 白切黑小少爷被迫联姻后 我,熊猫,揣崽跑不掉了 渣过的竹马称帝了 无声告白